您好!欢迎访问极悦娱乐-极悦平台注册「畅享高质量游戏」官方网站!

服务咨询热线


400-123456
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> 案例展示 > 学校案例

布局创优“新赛道” 特色发展育新人 蓬莱一中创建山东省特色高中巡礼

2024-09-23

  蓬莱一中的办学源头可追溯到明代中期的止止堂,1952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正式下文设立“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”。历代一中人高歌奋进,培英育才,教泽流芳。2019年学校由紫荆山校区迁至现址--小泰山南路1号。

  学校秉承“至善”办学理念,用大思政课程体系,构建“三全”育人格局,形成“五位一体”育人模式。走出一条“党建引领,德育优先,基地示范,名师辐射,多元发展”的特色振兴之路。

  学校近年获得了“山东省首批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”“山东省第二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地”“烟台市首批特色高中”等30余项省市级荣誉。学校还拥有4个市级学科基地和1个课程基地,2023年9月12日成功承办了第九期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科基地“启成”论坛。

  学校的校舍、各种功能室、教学设施,全部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。AR/VR政治学科教室为全省高中首创。学校建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和千兆校园网,所有教室均配置智慧黑板,平板教学实现了全覆盖,教学模式进入了信息化教学2.0时代。

 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有山东省特级教师1人,正高级教师3人,高级教师 99 人,中级教师145人。烟台市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3人、烟台市教坛新秀15 人,烟台市学科带头人4人。

  加强思政学科的辐射引领作用,打造以思政学科为中心的“至善大思政课程群”和“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体系”。思政课程的教学经验入选省教育厅省级学科基地建设成果推广案例,《新高考背景下县域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建构与实践研究》获山东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
  课程改革的中心理念是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,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,提升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。

  创新性应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,全面整合国家、地方、校本三级课程,构建起完整的新课标落地课程体系。通过五育融合发展,形成了“12345”德育体系。落实知行合一,打造山师大马院等校外实践课程基地。

  围绕“创建区域名校”的办学目标和“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卓越人才”的育人目标,学校开发了针对性课程,有效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,《成就最理想的自己》在“深化高考改革提升育人质量”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山东省二等奖。

  根据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》指出的“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,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,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”的精神,学校建设了“底端集中、基础扎实,上端发散、出口多元”的“小泰山课程体系”,获2023年山东省优秀课程评选二等奖2项。

  学校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先后与烟台市教科院、鲁东大学马院、山师大马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教育实践基地,被上海交通大学等60多所高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,探索协同育人新途径。

  为了更好的规范教育教学,提升育人效能,我们制定并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、集体备课制度、信息化赋能思政制度和思政学科常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体系。

  积极创新思政特色学科建设思路,与曹县第一中学等4所市域外高中进行结对共建,与海阳市第四中学等5所市域内中学开展“结对帮扶”,在课堂教学改革、教师专业成长、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打造成长共同体。

  以“至善文化”为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,激励全体师生追求卓越,超越自我。通过“一课、二会、三节、四礼、五行”,引导师生将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兴衰融合,培养师生的爱国之心、强国之志、报国之行。

  通过互动式、启发式、合作式、探究式“四式一体”的教学模式,打造特色生态活力课堂。信息化赋能课堂教学,探索“互联网+小组合作探究学习”的智慧课堂教学范式;聚焦强基计划,开拓精准致用的优生培养路径。

  坚持制度管理为主、人文关怀为辅,以德育师,以业成师,以爱和师。制定教坛新秀、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、名师、奥赛教练员阶梯式培养计划,通过学科教研、示范课、立标课、名师工作室等方式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。

  (一)学生层面:文化基础宽厚扎实,自主发展积极主动,社会参与广泛深入。近四年,思政选课人数持续增加,思政学科学业水平合格考试通过率100%。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荣获国家级奖项201人次、省级350人次、市级1023人次。

  (二)教师层面:推动了教师育人本领、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提升。发表教研文章116篇,主持各级课题研究56项,荣获各级荣誉286人次。

  (三)学校层面: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获省市教学成果62项,进行省内外育人经验推广29人次,承办“启成”论坛等省市级以上活动4次,多家媒体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进行宣传报道,国家级1篇、省市级31篇。

  (四)社会层面:学校注重提高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,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项社区活动,切实发挥学校在社区中的价值引领、智力支持作用,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  (五)国家层面:在“小课堂”连接“大世界”的教学实践中,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,听党话、跟党走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生力量。

  (一)资金保障:近三年区财政支持学校特色学科建设资金共270.7104万元,购置图书和建设AR/VR思政学科教室。2023年秋季开学,区政府实施投入总额1080.676万元的项目,支持学校全面推行信息化教学,师生人手一台平板,助推“互联网+小组合作探究”课堂模式的深度改革。

  (二)师资保障:现有思政教师20人,其中山东省特级教师1人,正高级教师1人,高级教师5人,一级教师5人。烟台市学科带头人1人,烟台市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人,蓬莱区名师3人。近三年在比赛中省市级获奖27次,教科研成果13项,各种省市级荣誉称号14项。

  (三)专家团队保障: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政治学科基地建设工作小组,聘任原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思想政治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周家亮,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春雷教授、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自才教授,曹县一中全国模范教师、正高级教师渠月,烟台市教科院政治教研员、高级教师林立刚等省市专家为基地学术顾问。

  (四)机制保障:根据特色学科基地建设规划,学校成立专项工作组和督导小组,制定学校特色招生和选课分班制度,健全工作保障机制,聚焦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,对争创工作进行项目化管理、清单化推进、台账化落实,以督导评价倒逼各项创建工作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。

  于高山之巅,方见大河奔涌;在群峰之上,更觉长风浩荡。做为蓬莱一中人,我们永远拥有和强者比、与高者攀、同快者赛的激情与豪迈。坚持特色发展、内涵发展、高质量发展,深化育人方式改革,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,为建设蓬莱人民满意的区域名校而不懈奋斗!


标签